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教育厅是行政单位,负责省教育厅行政工作,负责教育招生考试工作,安徽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设17个内设机构。
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并监督实施;拟订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二)负责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中等及以下学校设置标准,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负责教育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发布。
(三)负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负责义务教育的宏观指导与协调,指导普通高中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工作,制定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基本要求和教学基本文件,组织审定基础教育地方课程教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四)指导教育督导工作,负责组织和指导对中等及以下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督导检查工作,指导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质量的监测工作。
(五)统筹和指导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文件和教学评估标准,提出师范类、卫生类中等专业学校设置与调整建议,指导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职业指导工作。
(六)统筹和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组织实施高等学校设置标准和学科专业目录,会同有关部门提出高等学校设置与调整建议;负责211工程的有关实施和协调工作;统筹和指导各类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指导改进高等教育评估工作;指导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建设,指导教育信息化和产学研结合等工作。
(七)负责本部门教育经费的统筹管理,参与拟订教育经费筹措、教育拨款、教育基建投资有关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教育收费项目、标准;统计并监测全省教育经费的筹措和使用情况;指导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八)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安全稳定工作,统筹和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国防教育工作。
(九)指导高等学校的党建和统一战线工作;受省委委托,会同省委组织部管理省属高等学校领导干部,承担高校领导班子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厅属中专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参与中央部委在皖高等学校、市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工作。
(十)主管全省教师工作,贯彻实施各级各类教师资格标准,指导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
(十一)负责各类高等和中等学历教育招生考试和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参与拟订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指导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十二)组织指导教育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负责出国留学、来皖留学、中外合作办学等有关管理工作;开展与港澳台的教育合作与交流。
(十三)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制订语言文字工作中长期规划并组织实施;实施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指导推广普通话和普通话师资培训工作。
(十四)统筹指导和管理学位工作,拟订学位工作有关政策并组织实施。
(十五)承办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教育概况
一、基本情况
经初步统计,2019年,全省培养研究生单位21个,全省研究生在校生数70317人。
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12所(另有独立学院8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24.1万人。全省普通高校校均在校生规模为1.04万人,其中省属高校校均在校生规模为1.03万人。
全省共有普通高中667所,在校生108.8万人。全省中职学校328所,中职在校生75.1万人。全省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为4.4:5.6,在校生职普比为4.1:5.9。
全省共有初中2846所,在校生218.8万人,全省初中校均在校生规模769人。
全省共有独立设置小学7792所,小学教学点4220个,小学在校生462.1万人,全省小学校均在校生规模593人。
全省独立设置幼儿园9631所,其中公办幼儿园3870所,民办幼儿园5761所,在园幼儿总数211.4万人。
二、2019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领导。
一是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扎实开展第一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心组织61所高校、5478个党组织、9.08万名党员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专题培训班。全覆盖组织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参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推动全会精神进学校。认真履行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职责,制定《需要有关单位研究支持的教育工作事项清单》,建立成员单位履行教育职责工作情况年度报告制度。
二是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召开工委会37次,研究有关议题53个,召开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议,分解落实20项任务,强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自觉接受省委巡视监督,主动认领问题,做到立行立改。组织70余人现场旁听阜阳市教育局杨某某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庭审并开展专题警示教育,针对厅属中专学校违规招聘问题召开警示教育座谈会。扎实开展“严强转”专项行动,工委查摆问题13个、落实整改措施41条,省属高校党委查摆问题154个、落实整改措施约200条。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梳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0个方面36项具体表现,落实整改措施39条。落实中央和省委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要求,发文、会议数比上年分别减少57%、46%,督查考核事项精简至2项。
(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是深化学校德育工作。召开全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省建设,遴选建设试点高校20个、试点院系30个。举办“英模·大师”示范思政课活动13场,开展“六进校园”活动,参与师生1000余万人次。我省路丙辉、吕松分别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7位重点宣传的思政课教师和10位“最美大学生”之一。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把德育教育落实到具体行动。印发《关于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评审认定红色传统教育研学旅行基地17家。
二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在全国率先挂牌成立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马院,实现零的突破。运用智慧思政大数据平台,开展舆情监测分析,建设3个省级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研究中心。
三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学生体魄强健工程”,全省新建150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个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区)、1个全国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和129所足球特色幼儿园。安徽师范大学、滁州学院分别入选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推动全省中小学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开展学校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劳动,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三)大力推进各类教育提质增效。
一是夯实基础教育发展基础。研制我省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育人质量行动计划及学前、义务和高中教育三个实施方案,召开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37个,完成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643所,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启动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攻坚“义务教育有保障”薄弱环节,因贫失学辍学现象零发生。推进高中阶段普及攻坚计划,编制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出台我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二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出台我省职教改革实施方案,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与教育部签订落实国家职教20条备忘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加强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5所高职院校跻身国家“双高计划”第一轮建设单位。稳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遴选培育10个省级示范职教集团建设单位,指导合肥市申报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超额完成高职扩招任务,招录人数居全国第一。全省职业院校共面向各类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5万人次。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系列活动。
三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统筹高等教育布局,申报设置的3所高校全部获批。实施本科教育“十大工程”,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统筹推进“551”工程,重点支持5所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启动新一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工作;聚焦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需求,组建全省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立项建设51个协同创新项目;发挥高校“智库”优势,遴选推进200项科技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组织实施高峰学科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高峰学科11个。督促指导安徽大学加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四是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制定《安徽省民办学校分类登记管理办法》,印发《关于加强民办教育监督管理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试行)》。开展民办学校规范办学防范化解风险专项行动。严肃查处违规招生等不规范办学行为,对安徽旅游职业学院作出暂停招生的行政处罚,对合肥财经职业学院作出暂停五年一贯制招生资格的处罚。根据教育部第三方评估结果,我省民办教育发展水平居全国前五位。
(四)努力提升教育发展生机活力。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教育大会,出台《安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安徽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制定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启动区域攻坚行动。召开全省教育法治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推进教育法治各项工作。深化教育对外开放,推进“留学安徽”项目,加强孔子学院师资培训基地建设。
二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督政综合改革,调整省级政府评价体系,精简市级政府评价内容,压实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责任,进一步完善“全领域、全口径、全支撑、全保障”的教育督导新体系。全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推动建立长三角地区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发挥好教育评价“指挥棒”作用。
三是加强教师管理。在省属高校开展编制周转池制度试点,23所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639人。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省属高校中3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169名个人和16个团队获得省级各类人才项目和奖补平台支持。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开展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试点,改革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制度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
(五)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一是持续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20.67万人次,发放资金14.18亿元。各类教育建设项目资金先切块10%安排贫困革命老区和其他贫困地区,大力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国家、高校、地方专项招生计划录取7745人,高职(高专)院校招收革命老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专项计划录取5709人,拓宽贫困家庭子女上升通道。省属高校面向贫困地区采购农副产品2774万公斤,总金额12618万元。
二是强化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出台《安徽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实施方案》,定期组织暗访,及时通报问题,推进减负工作落地落实。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校外培训机构常态化规范管理。拓展协同育人,全省中小学家委会、家长学校覆盖比例均超过85%,开展课后服务学校达924所、参加学生69万人。
三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牵头举办11场大型就业市场,指导高校举办校园招聘1.4万多场,累计提供岗位90万多个。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0.41%,在全国就业压力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同比提高0.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21个百分点。2所高职院校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奖,实现零的突破。国务院对我省就业创业给予督查激励资金专项奖补。
四是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狠抓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号检察建议”,推进校园法治建设。召开3次全省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完善校园安全风险管控 “六项机制”,编印我省高校安全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和中小学安全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加强警校联动,印发高校警务室建设标准,设立65个高校警务室(站),实现全省高校和高校集中区域警务室建设全覆盖。深入开展“防风险、除隐患、促稳定、保大庆”行动,确保国庆期间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机构网站
http://jyt.ah.gov.cn/
加入2025教师发展备考微信群
手机扫一扫查看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