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教育理论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1.15】

时间:2020-01-15 点击: 作者:教师招考网
2.19K

1.下列表述与现代意义上“课程”涵义最不接近的是(    )。

A.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B.宽著期限,紧著课程

C.一切的课程内容应当从学术(学问)中引申出来

D.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的一切经验

2.校本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的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    )。

A.政府、专家、校长、教师

B.专家、校长、家长、社区人员

C.专家、校长、家长、学生

D.专家、校长、学生、其他人员

3.开设人口教育课、环境教育课、闲暇与生活方式课等新课程,这些课程要融合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物理、卫生等学科知识,这是(    )。

A.综合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科课程

D.分科课程

4.被尊称为现代课程理论圣经的著作是(    )。

A.斯腾豪斯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

B.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C.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博比特的《课程》

5.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   )。

A.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感受

B.传承人类文明,让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

C.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例清晰的文化知识

D.促进学生认知整体性发展,并形成全面把握和解决问题的视野和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1.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

A.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B.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

C.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

D.课程内容应当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和推广

2. 一般来说,课程开发的三个维度是(    )。

A.对课程的研究

B.对社会的研究

C.对学科的研究

D.对学生的研究

 

三、判断题

1.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收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

2.新课改倡导教师应从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    )

 

四、简答题

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参考答案及解析(1.15)

一、单项选择题

1. 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内涵。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这里课程的含义是“伟业”,含义很广,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课程涵义最不接近。因此本题选A。

2.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 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开发主体为专家、教师、校长、家长、社区人员等。因此本题选B。

3.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综合课程的含义。综合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而为一的课程形态。因此本题选A。

4.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拉尔夫•泰勒的著作。拉尔夫•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论的圣经。此书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是现代课程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构架。因此本题选C。

5.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类型。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因此本题选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解析】本题考査的是课程内容选择的准则。课程内容选择的准则包括:(1)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2)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3)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因此本题选 ABC。

2.BCD【解析】本题考査的是课程开发。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用一种折衷的态度把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并列为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此后,这三个方面成为课程开发的基本维度。因此本题选BCD。

三、判断题

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程的教学观。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2.√【解析】后现代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之一威廉姆•多尔把教师的作用界定为“平等中的首 席”。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首席的含义正如乐队中的“第一提琴手”,既是乐队中平等的一员,又起着独特的作用。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是平等中对话的“首席”,而“指导”“引导”就是这个“首席”必须承担的责任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四、简答题

【参考答案】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有:

(1) 确立明确具体、实现的教学目标

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对与学习目标有关的已有知识形成联想,即有一个先行组织者,会有利于迁移的发生。

(2)精选教材

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而每一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迁移价值较大。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4)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在宏观上,教学中应将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的主干结构,并依此进行教学。在微观上,应注重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或有意识地沟通具有相似性的学习。简言之,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努力体现迁移规律。

(5)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的意识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意味着仅教给学生组织良好的信息是不够的,还需要使学生了解在什么条件下迁移所学的内容、迁移的有效性如何等。


加入2024笔试指导备考微信群

加入群聊二维码.png



手机扫一扫查看本页
(编辑:胡铭) 参与讨论(
安徽教师职位
安徽教师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