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1.10】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A.课程组织
B.课程编排
C.课程评价
D.课程实施
2.为了改变传统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新课程注重联系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提倡和追求不同学科间的彼此关系,这体现的新课程结构特征是( )。
A.均衡性
B.选择性
C.独立性
D.综合性
3.在新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使其得到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D.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4.学校自发组织的文娱活动小组、公益活动小组、体育活动小组等是( )。
A.积极型正式组织
B.消极型正式组织
C.积极型非正式组织
D.消极型非正式组织
5.班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班级的( )。
A.制度管理
B.教学管理
C.活动管理
D.学习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
1.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在吸收海德和罗特理论的基础上对行为归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他认为活动的成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身心状态
2.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需要考虑( )。
A.精选教材
B.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C.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D.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三、判断题
1.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
2.根据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
四、简答题
简述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参考答案及解析(1.10)
一、 单项选择题
1.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即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因此本题选D。
2.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课程结构的特点。新课改明确提出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综合性是指新课程结构重视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因此本题选D。
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师角色。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称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本题选D。
4.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组织的结构。非正式组织是源于班级组织的个人属性层面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成员间的需求、能力、特点的不同,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学生的这种非正式组织有四种类型:(1)积极型;(2)娱乐型;(3)消极型;(4)破坏型。其中积极型群体的价值目标与班级正式群体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是班级正式群体的补充。例如,学生们自发组织的文艺活动小组、公益活动小组、体育活动小组等。因此本题选C。
5.A【解析】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四个,即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和班级活动管理。班级制度管理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制度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是班级管理的具体体现。因此本题选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归因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把活动的成败归结为六种原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因此本题选ABCD。
2.ABCD【解析】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的意识性。
三、判断题
1.×【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 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2.×【解析】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四、简答题
【参考答案】
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加入2024笔试指导备考微信群
手机扫一扫查看本页